顶部右侧的文字 最新电影电视剧免费观看下载!

网站首页 > 影视动态 / 正文

编剧张冀:用现实主义手法写出《三大队》的“中国意象”

2023-12-27 22:07 影视大全 影视动态 77 ℃ 0 评论

从《中国合伙人》《亲爱的》《夺冠》到《长沙夜生活》,著名编剧、导演张冀一以贯之地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他笔下的人物扎根于现实生活,平凡而接地气,也因此得到了观众和业内的一致好评三大队。由他编剧的《三大队》正在热映,这一次,张冀除了继续贯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外,还借由片中主角程兵和“三大队”成员在多年追凶过程中的命运沉浮,描绘出“断肠人在天涯”的人生况味和美学上的“中国意象”,得到了观众们的强烈共鸣。日前,张冀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表示,这次创作是自己多年来深受中国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中国古典美学滋养后的一次彻底释放,“在短视频、游戏盛行的今天,我必须守住我相信、我坚持、我信念的传统,必须捍卫传统电影的创作方法,因为我相信守正才能创新。”

编剧张冀:用现实主义手法写出《三大队》的“中国意象”

深受谢晋电影的影响

张冀出生于湘西,他并不是编剧科班出身,在进入这个行业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尤其偏爱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最喜欢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也深受鲁迅、茅盾和沈从文作品的影响三大队。在电影上,从早期的左翼电影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和麻雀》到谢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执导的《高山下的花环》《牧马人》《芙蓉镇》等经典作品,都深深感染过他。多年来深受经典现实主义文艺作品的滋养,让他在进入编剧行业后,尤其关注人和社会、时代和自我的关系。这次在改编《三大队》的故事时,也不例外。

影片根据作家深蓝的纪实作品《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改编,讲述了刑侦大队队长程兵(张译饰)带领的“三大队”在办理一起恶性案件的过程中导致嫌犯之一意外死亡,被判入狱,出狱后依然坚持以普通人身份追踪在逃嫌犯的故事三大队。

编剧张冀:用现实主义手法写出《三大队》的“中国意象”

展开全文

该片由陈思诚监制,他是近年来在类型片探索上最成功的监制之一,因此外界对《三大队》最终呈现出来的写实风格感到惊讶和震撼,但在张冀看来,虽然陈思诚以往拍的大部分都是强类型片,“但那只是他作为一个导演和监制的最合适的位置三大队。”在私底下,两人在对电影的审美却非常接近,都知道像《三大队》这样的电影,最适合采用写实的手法、自然的演法、音乐不需要煽情、风格要简洁自然。年龄相仿的两人这次在创作理念上惊人一致,“我们整个团队在剧本的气质和方向上第一时间就取得了认同,这大大减少了拖延和内耗。”张冀说。

前期做三大队了大量调研工作

《三大队》是张冀编剧的第一部警察题材电影三大队。早在创作《亲爱的》期间,就有一个导演告诉他,他很像美国编剧,原因是“很擅长写职业戏”。张冀回想了一下,发现的确是,“在我看来,一个人的职业会对他的性格和命运产生影响。”比如职业运动员,长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训练,当他退役后,会面临重新踏入社会适应环境的困惑。”而对于警察尤其是刑警这个职业,几天几夜高强度的抓捕工作,会让他们短暂忘记了自己,“这跟演员的工作有点像,警察工作就像是一个舞台,他们的身上必然会带有这种职业带来的特点。”

早在当编剧不久,张冀就专门跟过一个缉毒警察大队的破案全过程,从布控、抓捕到审讯的每个环节他都亲眼目睹,让他有了第一手的生活体验三大队。他的舅舅也是一名警察,小时候,他看到舅舅和战友们在下班后一起喝醉酒齐声高唱《少年壮志不言愁》,那种漫溢的豪情壮志也深深刻在了他脑海里。

编剧张冀:用现实主义手法写出《三大队》的“中国意象”

这次为了写好《三大队》故事,他和团队做了大量的前期资料收集工作,他们不但到湖南、四川等地的公安局去看大量的案件卷宗,参与警察审讯嫌疑人的过程,即便是片中角色涉及到的小区水站、保安室、出租车和网吧等行业,也做了大量调研工作三大队。片中不少情节根据调研中发现的细节创作,比如影片结尾处程兵为了在大街上拖住嫌疑犯王二勇,就故意“讹”他往空水桶里倒了油,“我们在调研时发现,有些人会占小便宜,用水站的水桶装油,如果没有前期调研,很难想象出这样的情节。”张冀说。

塑造英雄群像不落窠臼

原著中写的是程兵一个人的12年追凶之旅,但在电影中,“三大队”的五名队员在刑满释放后都参与了行动三大队。

“群像戏是我们一开始就定下来的三大队。”张冀回忆,一直以来,他都对《红楼梦》中的人物群像描写赞不绝口。张冀很想通过《三大队》来展示一个集体的英雄群像,但他又不想落入有些类型片中人物性格单一的窠臼,这些类型片普遍将一个人物某个方面的性格特征进行极致展现,“比如人物的狠,就一直狠到底。”这虽然增加了在观众心中的辨识度,但却少了人物的丰富性。张冀希望《三大队》中除了程兵外,另外四名队员也都是一个个实在的个体,“都有他们各自的爱恨情仇、弱点、内心的隐秘和渴望。”

编剧张冀:用现实主义手法写出《三大队》的“中国意象”

在写作时,张冀甚至还想到了黑泽明的经典电影《七武士》,他多年前看过这部电影,对片中每个武士的独特个性记忆深刻,张冀也想在《三大队》中写出这样的人物来三大队。片中曹炳琨饰演的蔡彬、魏晨饰演的徐一舟、王骁饰演的马振坤和张子贤饰演的廖健,每个人都充满独特个性和气质,性格立体丰富,“虽然他们中途因为各种原因下了车,但都为追凶这件事做过力所能及的奉献。”

最畅快的是写“离别和重逢”

在写作过程中,最让张冀感到畅快的是戏中的“离别和重逢”三大队。按照常见的群像戏写法,一般队员集结后,不管结局如何,都会一直走到底。但《三大队》不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三大队”的四个队友一个一个退出了,最后只剩下程兵一个人继续前行。这种感受,让张冀想起了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千古名句“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尤其是片中的徐一舟,在没有进监狱前,他是一个刚从警校毕业,对前程充满了憧憬的年轻人,但一转眼,他就成了一个靠在郊外养狗为生的落魄者,命运的吊诡和沉浮,让人感喟而又无奈。

自古以来,中国历代文人对于人生的“离别和重逢”写下过无数佳作名句,身为中年人的张冀和陈思诚更加能感同深受三大队。片中有一场戏,蔡彬发现自己得了癌症,但他还想继续跟程兵一起去追凶,两人比赛游过一条宽阔的河,但游到一半时,蔡彬终因体力不支一头栽倒在水中,而程兵头也不回地游到对面走了。张冀写这场戏时,脑海中浮现的是元代词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现实的苍凉、落寞和无奈,通过空旷辽远的天空、平缓流动的河流与孤单渺小的个体的对比传递了出来,这种意境,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呈现的“中国意象”,“可能对于年轻观众来说,未必能够理解这样的心境,但我们一方面要考虑年轻观众的接受度,另一方面也要坚持己感受到的东西,因为这才是中国人的东西。”张冀说。

编剧张冀:用现实主义手法写出《三大队》的“中国意象”

用时代落差体现程兵精神力量

从《中国合伙人》开始,张冀的作品一直都非常关注人和时代之间的关系,这次也不例外三大队。片中程兵追凶历时12年,期间中国的司法体制改革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从一开始的“口供为王”到最后的“零口供也能定罪”,反映了时代巨大的变迁,也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而对张冀来说,这样处理还有另外一个意图,就是突出程兵的精神力量,“时代在进步,他好像在停滞,但他却运用他那种停滞在过去的精神,影响着我们的时代。”

在张冀看来,程兵之所以能够坚持多年追凶,除了要为14岁被奸杀的女孩讨回公道,为师父的死报仇以及向徐一舟致歉外,另一条主线则是程兵要为自己找回自我,“除了从警察、囚犯到落魄者的身份落差外,程兵也无数次地经历了崩溃和迷失,但他还是用自己的选择和坚持,最后找回了真实的自己三大队。”张冀想通过角色告诉观众的是,“寻找自己”有时候要禁得起崩溃,“因为对于整个人生来说,崩溃有时并不是坏事,你的人生是最终还是由自己创造的。”正如片中的王二勇,这个连环杀人案的惯犯,在被程兵抓到时,他似乎过得很体面,“但他的内心是阴暗混乱的,表面上他短时间获得了安宁,但最终要去监狱受惩罚;反观程兵,用12年时间就干了一件事,但他对自己有交代,对道义有交代,对天道有交代,他的内心是安宁和平静的。影片结束时,他终于可以融入人群,平静地去看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张冀说。

张冀接下来还有两部作品,一是跟陈思诚继续合作一部警察题材电影,另一个是编剧一部阿尔茨海默病题材的电影三大队。他告诉记者,自己今后的主业依然是编剧,也会继续延续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我喜欢这样的创作,喜欢这样的人的故事,我必须要做自己喜欢和相信的东西”。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    2024年6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